2025年1月15日,英国时尚与纺织协会等机构发布《循环制造报告》发布,探讨英国纺织服装业循环制造现状。报告介绍循环制造原则,包括减少材料影响、优化产品寿命和闭环,展示诸多案例;同时指出实现循环制造的七大关键行动领域,如拥抱新技术、提升透明度、创新商业模式等,旨在推动英国纺织服装业向可持续循环发展。
一、循环制造背景
1、全球行业转型趋势:在过去十年,全球纺织和服装行业开始探索向循环系统转型,近年来这一进程加速。新的材料、工艺、技术不断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循环性,同时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也在涌现,支持产品的再利用、修复、再制造和回收。
2、英国行业的经济意义与转型需求:英国纺织和服装制造业对经济贡献显著。2021 年,该行业的创造和制造部门对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约为 62 亿英镑,占总增加值(GVA)的 0.31% 。并且,该行业间接带动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约每 25 个英国工作岗位中就有一个与之相关。因此,英国纺织和服装供应链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需要从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以实现循环目标,该行业的制造业在这一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循环制造的原则:循环制造的原则源自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确定的循环经济原则,包括消除浪费和污染、尽可能长时间保持产品和材料的高价值循环、促进自然再生。在纺织和服装制造领域,这些原则可具体总结为三个关键的循环设计策略:
减少材料影响:通过开发耐用且低影响的材料,优先选用可再生、回收和可回收材料,并利用 3D 设计和采样软件等技术,减少对原材料、能源和水的消耗,降低产品的环境足迹。
优化产品寿命:研究和生命周期分析表明,重复使用服装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环境的影响远低于生产新服装。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制造技术,如考虑材料选择、加强缝合和加固等,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并探索便于修复和回收的替代构造方法。
闭环:纺织品制造商可通过创新和调整材料,使其适应现有的和新兴的回收技术,提高纺织品中纤维到纤维的回收含量。服装制造商则需要与设计师和产品开发人员密切合作,生产单材料产品或为多材料产品集成可行的拆解选项,同时还可回收和再利用水、能源、颜色等,实现更广泛的闭环。
二、案例研究
1、Abraham Moon and Sons Ltd:英国利兹的纺织品制造商,使用天然可再生纤维,注重面料耐久性,将部分生产废料重新融入制造过程,实现供应链全程追溯,并跟踪环境影响。2024 年推出 100% 可追溯的英国羊羔毛产品,与 Campaign for Wool 合作推广英国羊毛。其经验表明,天然纤维对可持续纺织至关重要,企业应加强合作,从小事开始推动循环发展,坚持长期投入。
2、Camira Fabrics Ltd:位于英国西约克郡,设计生产多领域纺织品。2022 年投资羊毛回收机械,与 iinouiio 合作,将废料制成含高比例回收成分的面料,还开发回收颜色技术。但在回收纤维和纱线时面临技术挑战,需要对客户进行相关教育,同时期望立法推动行业转型。
3、Datini Fibres:巴基斯坦卡拉奇的材料科学公司,专注于回收羊毛纤维和提供旧纺织品升级再造服务,通过电商平台 Upcycling Farm 与品牌合作。强调回收材料与原生材料不同,应重视其独特挑战,促进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4、Fashion Enter Ltd:英国伦敦和莱斯特的服装制造商及相关服务提供商,利用回收材料、数字采样和精益制造减少浪费,为社区提供服装升级再造课程,与多品牌合作开展修复服务,还建立 3D 技术创新中心。经验是投资数字工具、与其他组织合作、透明报告、持续学习创新,同时期望有更集成的数字平台。
5、FibreLab:伦敦的纺织品回收商,通过机械粉碎技术将纺织废料制成新产品,如 PaperTex。致力于本地化回收,减少对原生材料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回收服务。认为建立循环业务需大量研发,要依靠伙伴关系,且急需小型高效的回收机械。
6、iinouiio Ltd:英国西约克郡的回收商,专业处理消费后和制造商废料,与 Camira Group 合作,安装羊毛和奢侈纤维回收生产线,提供研发服务。面临客户对价格和质量敏感、回收材料不足、技术受限等问题,需调整生产方式适应可持续要求。
7、LaundRe:英国伦敦的循环制造服务企业,是首家可持续循环牛仔布后整理中心,利用先进洗衣技术提供牛仔裤再整理、本地生产和产品再生服务。但在评估和分类服装时面临挑战,需要先进的分类系统,同时注重教育客户和建立合作关系。
8、RE;CODE:韩国的再制造商、时尚品牌和服务提供商,将库存和工业废料升级再造,提供修复和重新设计服务,延长服装生命周期,减少纺织品浪费。经验是根据产品类型调整升级再造流程,记录经验并建立系统,组建专业团队。
9、Re-Fresh Global:德国柏林的初创企业,运用生物技术将纺织废料转化为纳米纤维素、生物乙醇和多功能纤维等产品,与大众、SOEX、MEAVO Group 等合作,推动产品在汽车、时尚等领域应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关注法规变化,期望有更有效的废料预分拣技术。
10、the materialist:英国伦敦的 B2B 数字市场平台,交易库存面料,减少浪费,提供面料认证和可追溯性服务。建议制造商监控库存,加强对循环实践的教育和推广。
11、Weffan Ltd:英国伦敦的制造技术公司,采用 3D 整体服装编织技术,减少材料浪费和生产周期,生产可拆解回收的单材料服装。强调技术测试、合作以及发展配套技术的重要性。
12、Simplifyber: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制造技术公司,利用植物基纤维的 3D 成型技术制造服装和鞋类,减少生产步骤和材料浪费,产品可生物降解。在推广创新时注重沟通策略,提供独特解决方案,保持灵活性,并期望在可持续组件和材料方面有更多创新。
三、使能技术与数字平台
1、技术和平台的重要作用
新兴技术和数字平台对推动纺织和服装制造业向循环制造转型意义重大。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它们能够实现更好的规划与监控、运用零浪费技术、提升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等。这些技术和平台有助于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浪费,促进材料的再利用与回收,还能推动数据共享和行业合作,助力制造商和品牌采用循环制造模式。
2、关键技术和平台介绍
3D设计和配置工具:软件可让设计师在 3D 模式下创建、可视化和修改服装,配置款式、颜色和面料,简化设计流程和定制选项。
3D采样:通过创建服装的数字 3D 模型模拟真实样品,无需制作物理原型,从而减少采样阶段的浪费、缩短交付时间和降低成本。
AI人体扫描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扫描和分析人体尺寸,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定制和生产更合身的服装,提高设计和生产的准确性。
自动化:运用技术高效执行任务和流程,如自动化切割系统能精确快速切割面料,减少人工切割和面料浪费。
区块链:一种安全的去中心化数字账本,用于跟踪材料、验证真实性和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
数字产品护照:嵌入在服装或产品中的数字记录,包含材料、产地、制造过程和可持续性等详细信息。
物联网(IoT):通过连接设备组成的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和交换,优化生产过程。
RFID标签:附着在服装上的小型设备,用于跟踪库存、减少盗窃和优化供应链运营。
机器人技术:涉及设计、建造和操作机器人,使其能自主或半自主地执行一系列任务,模仿人类或动物行为。
智能缝合和拆卸:采用特殊的线程或方法,便于服装在使用寿命结束时进行拆卸,促进材料的回收或升级再造。
智能线程:嵌入传感器或导电材料等技术的线程,可监测服装的磨损情况或提供使用数据,也有助于服装的拆卸回收。
软件即服务(SaaS):基于云的软件交付模式,用户通过订阅在互联网上访问应用程序,为设计、库存管理和供应链优化提供工具,无需大量基础设施投资。
3、应用案例展示
3D Look:其 Mobile Tailor 利用专利 AI 人体扫描技术,通过两张智能手机照片就能提供 80 多个精确的身体测量数据和 3D 模型,可与图案系统、3D 设计和配置工具及订单管理系统集成,简化制造流程。
Global Circular Network:提供扩展生产者责任(EPR)和数字产品护照(DPP)解决方案,其创新的 RFiD THREADS® 是世界上首个集成在可洗涤线程中的射频识别标签,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跟踪、信息共享和分类,已与多家知名品牌进行试验,其 DPP 也被列入相关项目。
Hyran Technologies:AI 驱动的平台,帮助品牌和制造商增强供应商协作,提高供应链敏捷性,减少浪费并提升盈利能力。它收集供应商数据,为品牌提供规划、生产和跟踪模块,辅助品牌优化原材料配置、减少浪费和调整生产。
Resortecs:开发用于拆解、分类和管理纺织废料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缝合线、热拆解系统和无缝材料转移流程,实现高效的工业规模纺织品回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纺织废料。
Reverse Resources:SaaS 平台,解决纺织回收中的关键问题,连接纺织废料与最佳回收解决方案,实现预测性透明度,构建数据驱动的供应链,与众多品牌和回收商合作,但在吸引非正式废料处理者和提高数据透明度方面仍面临挑战。
Silana:实现缝纫过程的完全自动化,其机器人可完成从面料到成品服装的全自动化生产,使服装能在销售点快速、低成本且可持续地生产。
四、品牌/零售示例
1、Mulberry的终身服务中心:Mulberry 自创立起就重视可持续发展,2021 年发布《Made to Last Manifesto》,承诺在业务各方面实现再生和循环,并于 2024 年获得 B Corp 认证。其终身服务中心已运营超 35 年,利用丰富的皮革和五金档案,为顾客修复 Mulberry 包,每年修复超 10000 件。尽管奢侈品行业在 “使用和再利用” 方面还有待提升,但 Mulberry 将这些服务作为未来业务和客户体验的核心,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践行循环经济理念。
2、John Smedley的循环针织衫:世界上最古老的制造工厂 John Smedley,自 1784 年起在英国生产高品质耐用针织品,生产过程注重减少浪费。为处理不可避免的废料,它与 iinouiio 合作,利用超细美利奴羊毛废料开发出 50% 回收成分的独特粗纱,该纱线颜色天然,无需额外染色。其最新系列采用全服装制造技术,减少额外组件,便于回收,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结合,实现可持续生产。
3、Decathlon与Resortecs合作开发可回收泳衣系列:法国运动用品零售商 Decathlon 和比利时拆解初创公司 Resortecs 合作,开发出完全可回收的泳衣系列。Decathlon 研发的 Negombo 面料可在不使用弹性纤维的情况下确保弹性,但泳衣仍需弹性带,而现有弹性带影响回收。Resortecs 的 Smart Stitch™和 Smart Disassembly™技术能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自动分离弹性带和主体面料,提高材料回收率,比传统方法快 10 倍,材料回收率提高 63%,有效解决了泳衣回收难题。
4、Ganni与Simplifyber合作推出植物基3D成型鞋系列:丹麦 BCorp 认证的时尚品牌 Ganni 与美国材料创新初创公司 Simplifyber 合作,在 2025 年巴黎春夏时装秀上推出植物基 3D 成型鞋系列。该系列使用 Simplifyber 的 Fybron™材料,通过专利增材制造工艺制成,减少了传统制造步骤,相比传统鞋面制造,环境影响降低 33 倍。材料来源于天然资源,如 FSC 认证的木纤维和 Ganni 回收的牛仔布,还采用可持续来源的甘蔗鞋垫、竹炭衬里等环保材料。此次合作是 Ganni “Fabrics of the Future” 计划的一部分,也是 Simplifyber 首次与时尚品牌合作,推动了创新材料在时尚领域的应用。
五、未来方向
1、实现循环制造的关键要素
合作与伙伴关系:行业利益相关者需通过合作与知识交流,与志同道合的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支持和管理循环策略。只有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合作,构建互联生态系统,才能实现大规模的循环经济。
监管环境:时尚和纺织行业面临着监管压力,需要向循环经济转型。虽然遵守法规对企业是挑战,但也为纺织和服装制造商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促使企业积极适应,推动行业变革。
技术创新:创新解决方案对纺织和服装制造的循环转型至关重要。技术虽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创新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研发,以更好地推动行业向循环制造转变。
技能与劳动力:英国纺织和服装制造业面临劳动力老龄化和技能短缺问题。吸引新劳动力并培养具备 “循环性和技术能力” 的人才至关重要,这些新人才将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与培训:学术界和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应更贴近纺织和服装行业,了解技能差距,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行业需求。同时,可持续性和技术教育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转型资金: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的可持续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测试新产品或流程、加强合作,以及投资新技术、新设备和高素质劳动力。因此,需要简化创新资金申请流程,降低门槛,并提供更多资本投资和金融支持,以推动行业转型。
标准与认证:在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领域,已有明确的标准和认证,但纺织和服装制造商在衡量自身循环程度时面临困难,缺乏清晰的标准和认证来指导其行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
2、制造商的关键行动
拥抱和集成新技术与创新:制造商应积极接纳新的循环技术和创新,通过开展小规模试点项目和研发项目,鼓励采用新技术;投资数字工具和技术,与供应链各方合作实现供应链数字化;结合传统技能,开发创新的循环解决方案。
嵌入循环透明度:纺织和服装制造阶段的透明度对循环经济至关重要。需制定材料来源、成分和化学物质使用等方面的全面披露协议,采用区块链等可追溯性解决方案,确保产品的透明度,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支持。
创新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制造商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提高资源效率,优化产品生命周期,创造长期价值。例如,提供内部或合作的维修和翻新服务,开发支持自身和外部废料回收的解决方案。
提升技能: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循环经济和数字化技能提升,涵盖各个技能层级。企业可投资内部培训课程,与学术界合作开发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与教育和培训机构合作,增强学生在制造业的实践经验。
关注资金、研究和开发:制造商应关注资金机会和潜在研究伙伴,借助政府研究机构的资金支持,与各类纺织研究中心和项目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行业转型。
促进跨行业合作:为实现大规模的循环供应链,纺织和服装制造商需与供应商、回收商、创新者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创新纤维、回收纱线和循环策略;参与行业论坛,交流最佳实践和见解,共同资助可持续发展项目;与其他行业合作,探索循环纺织品的替代解决方案。
积极应对政策变化:随着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法规的不断演变,制造商应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相关政策和要求,依据法规变化调整产品和业务运营。同时,重视第三方验证,通过采用认可的标准和认证,强化企业对循环经济的承诺。